网上有关“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盐碱重的地块施肥要当心,底肥不要施多,以施用复合肥为主,不能施用含氯化钾复合肥。个别商贩把非盐碱地区含氯化钾复合肥运到盐碱地区使用,会造成盐害,特别是干旱年份要特别注意。施用底肥过多,特别是近年来使用一次性肥的质量不好,肥料有效成分前期集中释放,造成插秧后不易缓苗,造成死苗现象,最终影响产量。
盐碱地种植水稻前期要少施勤施肥,既满足水稻的
需要,又不会造成肥害。肥施多了,会造成烧苗,同盐害一起起叠加作用,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1)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用量
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增加土壤对有害阴、阳离子的缓冲能力。有机肥又是迟效肥,其肥效持久而不易损失,有利于保苗、发根、促进生长。盐碱地施用化肥量不宜过多,一般碱性稻田可选用偏酸性肥料施用,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含盐量较高的稻田可施用生理中性肥料,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盐碱地施用化肥应分次施用,少吃多餐。
(2)增施膦肥,适当补锌
磷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在土壤pH6~7.5的范围内,速效态磷较多。pH大于7.5时,则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钙盐,速效磷量降低。pH小于5.5时,由于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速效态磷量也降低。盐碱地开发种稻后,淹灌30天~50天,土壤pH由8降低到7.0~7.3,因而有效态磷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仍低于非盐碱地土壤淹灌后磷的含量。因此,盐碱地水田要增加磷的施用量。在内陆盐碱稻区,缺锌现象比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因此,盐碱地水田要适当补锌,可采用底肥施用或插秧时蘸根的方法。
(3)改进施肥方法
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比中性土壤大,深层施肥肥效明显高于浅表施肥。因此,改进盐碱地施肥技术一是应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以减少表面积与土壤接角,二是
改多次表施为80%作基肥深施肥或全层施肥,20%作为穗肥表施。
底肥用含有机质的肥料或者松土肥,施肥应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用量。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比中性土壤大,深层施肥效果明显好于浅表施肥。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可以减少与土壤接触表面积,改多次表施为80%作基肥或全层施肥,20%作为穗肥表施。
盐碱地施用化肥量不宜过多,可选用偏酸性肥料施用,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含盐量较高的稻田可施用中性肥料,以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盐碱地施用化肥应分次施用,少量多次。
增施磷肥,适当补锌。磷与土壤酸碱性有密切关系,在PH值6~7.5的范围内速效态磷较多;PH值大于7.5或小于5.5时速效态磷量明显降低。盐碱地种稻淹灌30~50天,土壤PH值由8降低到7.1~7.3,因而有效态磷量增加,但仍低于非盐碱地土壤淹灌后磷的含量,因此,要增加磷的施用量。盐碱稻区缺锌现象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可采用底肥施用或在插秧时蘸根的方法适当补锌,并在水稻生长期间叶面喷施锌肥。
关于“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晓霜白]投稿,不代表程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hwzc.com/cl/75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程力号的签约作者“晓霜白”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