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去哪里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去哪里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1929年,古生物学家在我国北京的周口店龙骨山有了重大发现,他们相继找到了五个原始人类的头盖骨化石。根据分析,这些化石来自于距今50至80万年前。
这一发现在科学界产生不小轰动,因为当时科学家从未找到过原始人类的完整头盖骨化石,大都是一些零碎的化石。分析表明,该化石是来自数十万年前的猿人,他们是直立人的一个分支。后来,科学家把这种猿人命名为北京猿人。
然而,几年之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不但发掘工作被迫中断,而且就连存放于北平协和医院的五块头盖骨化石也消失掉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化石,当时人们计划把化石运往美国。但由于日军的侵占,化石运送被迫中断。此后,这些化石便不知去向。这么多年过去了,北京人头盖骨在哪里仍然没有人知道。好在,北京人头盖骨的模型有被保留下来。
那么,北京猿人会是我们的祖先吗?
早前,我国的一些科学家是这么认为的。因为科学家在我国境内发现了各个时期的古人类,例如,生活在大约204万年前的巫山人,生活在大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生活在大约10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科学家认为,我国境内的古人类没有过断层,北京猿人应该是我们的祖先。
然而,随着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人类多地起源说基本上被否定了,人类单地起源说得到更多有力证据的支持。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是同源的,都是来自于20万年前的智人,而他们生活在非洲。
根据人类单地起源说,大约在10万年前,智人走出非洲。大约在6万年前,一部分智人迁徙到东亚,他们成为了我们的祖先。
研究表明,古人类曾经多次走出过非洲,北京猿人可能就是来自于其中的某次,但他们最终都走向灭绝。只有最近的一次智人走出非洲,人类才成功地散播到世界各地。在更早之前,北京猿人可能与人类有着共同祖先,但他们不大可能是我们现代人的祖先。
蓝田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百万年前,蓝田人便在这里生息。大量出土文物证明,当时的蓝田猿人已经能使用天然火,并能制造和使用多种石器,并开始直立行走。因而从1963年发现至今,得到广泛关注。国家和陕西省、西安市文物部门先后共拨款200多万元,对遗址进行建设和修复。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蓝田猿人遗址是中国的科学工作者首次由自已发现、自己发掘、自己出土、自己研究的第一例猿人头盖骨化石。
蓝田县属地质灾害多发区,蓝田猿人遗址处在秦岭北麓的地潜地带,整个山体由松散的砂砾石构成,遗址发掘地基的黄土层下面砾石层,结构松散稳固性较差。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加上近年来受降雨影响,地面沉降严重。 2004年,由于连阴雨造成了一部分地基滑坡,所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2005年,蓝田县共发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68处,其中就包括蓝田猿人遗址。
遗址地面沉降情况已经导致展览厅部分立柱错位,沿坡台阶道路开裂,展览厅后斜坡大面积隆起,雨量集中或雨量多的时候,形成大面积滑坡,展览大厅内外的大部分墙体、房柱都有很宽的裂缝,就连遗址工作人员办公、居住的房屋也发生了墙体倾斜。遗址裂缝最宽处约有2.5厘米左右,展览厅西南侧的4个承重柱体上,光裂缝就有30多条。在蓝田猿人头盖骨的出土处,虽然有简易的房屋加以保护,但部分窗口玻璃破碎,土层风化、剥落严重。而在化石的出土处却没有任何遮盖,雨水冲刷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由于从展览大厅通往化石出土处的游览台阶的整个坡面处于滑坡地带,随着坡势一直向下滑,都出现或多或少程度不一的这种裂缝。如果不加以治理,裂缝拉伸开后将面临坡面倒塌。展厅房屋也将全部倒塌。 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内部管理
2003年县委县政府召集部门人员进行了研究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意见。
一是,加大宣传策划包装力度。蓝田县将按照蓝田旅游总体规划,不断挖掘蓝田猿人的历史内涵,科学包装猿人遗址项目;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为了切实保护好国家重点文物,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县编委还对遗址财政体制情况进行了调查,蓝田县着手将原来的定补体制转为全额拨款体制;
三是,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仅要“救活”蓝田猿人遗址,而且要使蓝田县内更多的相类似的旅游景点生存和发展下去。
蓝田猿人遗址保护治理方案预算
2006年,蓝田猿人遗址文物管理所,通过与蓝田县的矿管局、陕西省地矿第二工程勘察院的联系,针对蓝田猿人遗址滑坡灾害的有效治理,做了一个系统的工程治理及保护方案。只是勘察及治理经费就需要300多万元。 在陕西省地矿第二工程勘察院设计的治理方案上看到,防治工程概算在 340 万元左右。勘察费用在17 万元左右,两项合计起来总共350万元左右,其中最主要的是遗址保护的注浆加固工程,这一项工程总计需要费用220万元左右。 蓝田猿人遗址保护治理方案预算合计:350万元左右勘察费:17 万元左右防治工程:340 万元左右注浆加固工程:220万元左右其他保护费用:100万元左右 参观蓝田猿人遗址的游客比较少,游客减少的同时,门票收入也就相对的有所减少。蓝田猿人遗址每年只有门票收入,平均每年2万元左右,县财政补贴每年2万元,共计4万元。门票收入对于职工的工资发放都比较紧张,当然也就谈不上遗址的维修。2004年遗址受灾时连7名职工的工资都被不同程度地拖欠着,所以进一步整体加固等工作迟迟未决,类似的隐患早已多次向上级反映,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陈家窝-----陈家窝遗址在小路陡峭的山中间。遗址没有提示和图标,考古结束后,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地质断面至今仍在风雨中自生自灭。由于诸多原因,已经快要成为垃圾场。(2015年)公王岭-----山路路况很差,到达遗址门口,可随意停车。遗址内只有展览大厅和后山上的八角亭(“蓝田人”化石出土点),除了工作人员,无任何游客,大约半个多小时即可全部游览完毕。(2014年)陕西“蓝田猿人”的发现,无疑丰富了人类学的知识宝库,作为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类,中国三大猿人遗址之一,如果不加以保护,对以后遗址的科学研究、维护、治理以及工作人员、游人的安全问题,都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关于“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去哪里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若岚]投稿,不代表程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hwzc.com/cl/10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程力号的签约作者“若岚”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去哪里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去哪里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去哪里了?》内容很有帮助